景點推薦 Recommended sites

明潭發電廠濁水機組

該發電廠為雲嘉南唯一平地川流式水利發電廠,是全台少數位於田野間發電廠之一。

舊稱烏塗濁水發電廠,位於濁水溪中游南岸溪畔,座落於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的小型水力發電廠。日據時期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為南台灣設計農田水利工程,在台南縣興建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工程),為供應所需電源而興建,選在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濁水溪畔設電廠,即為今日的濁水電廠。此電廠於大正十年二月興建,並於大正十二年二月竣工啟用發電,昭和四年由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台灣電力公司之前身)收購,民國八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改隸明潭發電廠牌,更名「明潭發電廠濁水機組」。


(濁水發電廠大門)

(烏塗濁水發電廠外觀)

雲林縣政府於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四日,公告為縣定古蹟,名稱訂為:「濁水水利發電所」。濁水水利發電所發電用水主要源自濁水溪及清水溪,目前之取水設備全屬雲林農田水利會所有,發電廠內目前存留三部購自京都奧村電機商會製造的法蘭西斯式雙動輪單吸出管水輪發電機組(Francis turbine),發電機發電後尾水匯入濁水溪幹線,提供下游農田灌溉之用。

(法蘭西斯式雙動輪單吸出管水輪發電機組)

該發電廠為雲嘉南唯一平地川流式水利發電廠,是全台少數位於田野間發電廠之一,整座發電廠構造物與機組,含取水口、沉砂池、取水道、前池、閘門、發電廠房、尾水路、發電機等,皆為日治時代興建至今,歷史悠久,別具意義。



集集共同引水工程:

行政院水資源局於1993年在濁水溪主流興建集集攔河堰,稱為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統籌支配濁水溪中下游南北兩岸雲林、彰化縣的分流水系的水力資源。

(林內水門)

(斗六大圳進水口)

集集攔河堰南渠道工程南岸聯絡渠道自斗六大圳進水口處匯入清水溪水流後,再連接濁水溪幹線一、二、三號進水口,行經林內分水工、濁水溪幹線芎蕉分水工進入鹿場課圳、西螺支線至引西圳,這一段長23公里,為既有渠道擴建段。南岸聯絡渠道西行過程中,行經濁水溪支流東埔蚋溪及清水溪時,以埋管的方式穿越。由於輸水量相當大,採用大口徑鋼襯預力混凝土管雙管埋設,其管徑達4公尺,為國內罕見。

(八卦分水池)

(八卦分水池)

濁水溪的水在集集攔河堰第一次沉砂,由南岸出水口把溪水引入「八卦池」分水池,第二次沉砂並進行水量分配,其中一部份水通過「濁水電廠取水口」到達電廠的前池,第三次沉砂,以15.4公尺落差進入電廠,提供三部橫磊式水輪發電機進行川流式發電,然後發電尾水由電廠後方的尾水路放流,成為平原上的灌溉水。

(八卦分水池)

八卦形林內分水工,為「南岸聯絡渠道」最具特色的設施景點。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及濁水溪長年汨汨-吳勝雄)



(濁水電廠取水口電廠前池)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濁水機組廠房外牆曾出現裂縫,水車室直井亦有多處裂縫。2004年二月四日經雲林縣政府列為雲林縣定古蹟,2005年十二月十五日原濁水機組除役(舊機組)。

構造簡介:

  1. 水輪機、調速機:水輪機採用開放型、佛蘭西氏橫軸、雙動輪、單吸出管式共三部,每部最大出力為950馬力,為配合提高有效落差與效率,並減少穴蝕,於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將十片輪翼動輪改為九片;調速機為Voith製造,由齒輪泵產生操作油壓,但因調速機性能及功能不佳,故機組並聯前之速度調整需值班人員在現場操作。
  2. 發電機:發電機三部為日本奧村電機製造,每部容量625仟伏安,勵磁機與發電機直接連結同步轉動。
  3. 機組廠房:機組廠房為巴洛克式無樑柱無鋼筋之磚牆結構體。
  •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TOP